出臺一項規定或政策,首先要考慮其合法性與可執行性,合法才是前提,管用才是硬道理。
11月13日,云南昭通威信縣公安局等聯合發布《關于威信縣文明養犬、禁止遛狗的通告》。通告稱,縣城城區內禁止遛狗,一旦發現,第一次給予警告;第二次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;第三次聯系公安機關予以捕殺。
因“城區禁止遛狗,違反三次捕殺!”等規定偏嚴苛,該通告一石激起千層浪。威信縣隨后回應稱,正在召集多部門研究此事,“城市管理要規范,但任何事都要依法依規?!边@無疑為其留下了轉圜余地,但回看此事,之所以引發巨大爭議,顯然跟治理分寸“過猶不及”有關。
城市狗患的嚴重性及其治理的迫切性無需贅言,相關部門出重拳、下猛藥無可厚非,但要警惕“越嚴越好”的治理邏輯。不顧實際,無視規律,一味在“嚴”字上做文章,最終可能適得其反。
拿這份通告來說,禁止城區遛狗,違反3次就捕殺,必然面臨合法性層面的拷問。從上位法看,無論是《傳染病防治法》《動物防疫法》還是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,都無相關規定。即使是通告直接依據的《昭通市城市管理條例》,也僅規定“攜帶其他寵物出戶的,應當牽系”“大型犬、烈性犬應當圈養或者拴養,不得放養”。
更何況,公開資料顯示,昭通市曾出臺一份《昭通市養犬管理辦法》,其中明確規定了實行養犬許可證制度。這就意味著,只要當地居民按照相關規定辦理許可證,遵循了拴繩等規約,那遛狗權利就該得到保障,而不容隨意侵犯。
再就遛狗3次就捕殺而言,現實中,有些地方會出于消滅傳染病的目的組織當街捕殺流浪狗,這也動輒引發爭議。捕殺系上了狗繩的寵物狗,只會激起更大的爭議。事實上,“違反三次即捕殺”幾個字暴露出來的肅殺氣和血腥味,也讓人心理上產生不適。
再者,緊隨這份通告而至的問題是,“城區禁止遛狗”的規定該如何落實?難道相關部門不分白天黑夜上街監管嗎?那樣顯然會消耗太多的監管資源。
說到底,出臺一項規定或政策,首先要考慮其合法性與可執行性,說一千道一萬,合法才是前提,管用才是硬道理。遺憾的是,個別地方在治理城市狗患的問題上陷入了“越嚴越好”的怪圈,甚至嚴到了脫離實際的程度,最終淪為紙上談兵。
無獨有偶,2018年10月底,云南文山市發布犬類管理通告,其中“早上7點至晚上10點禁止遛犬”的規定引發熱議,被網友稱為“史上最嚴遛狗規定”,結果也曾遭到難以執行的質疑。
民眾苦狗患久矣,治理狗患迫在眉睫,隨著大眾對狗患的厭惡情緒與日俱增,很多城市管理者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。但要看到,治理城市狗患的手段再怎么強化,都不能逾越“合法”的底線,都得注重“可操作性”。
文明養犬不等于禁止遛狗,“城區遛狗3次即捕殺”,顯然有些過了。 (陳廣江)